Turf:協會

13

September 2021

大台北的未來

13 September 2021 / 大台北的未來 /

第三集 環境友善的建築(下)|台灣綠建材與永續設計

本集講者:北科大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中心教授 邵文政、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D&A Lab教授 吳細顏、菁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黃一展(排序依影片出場順序)

綠建材與永續設計


     在「環境友善的建築(上)」的影片中,黃秀敏董事長、邵文政教授和郭英釗建築師為我們分享了,身為建築人的一份子,在面對氣候變遷、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時,可以如何貢獻一己之力,思考未來永續建築的可能性。
     接棒三位講者之後,本集續以「永續建築座談會」的形式,邀請到邵文政教授、吳細顏教授與黃一展執行長,分享他們自己是如何致力於「台灣綠建材與永續設計」,增進環境友善。




環境友善的建築:北科大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中心 邵文政教授


    「綠建材標章」在台灣已推動一段時間,發展出「健康」、「生態」、「再生」、「高性能」四大指標內容,但邵文政教授認為,綠建材標章還可以再修訂的更好!因為,台灣仍有許多非常好的建材,它們不只在性能表現上符合綠建材,同時在更先進循環經濟層面上,還可以資源再利用,希望能夠讓建築設計跟材料都邁向永續科技。接下來,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個實例。


     第一種材料是「紅泥塗料」。邵文政教授實驗團隊發現:
它是一個在台灣本地就有的調適型材料,其性能等同於除濕機,有助於控制空間的調濕,且材料質感在空間中的色彩光線上也有加分。邵文政教授說:「這種紅泥塗料某種程度上,它仍然是來自於我們過去的土角厝。它是被改造跟調整過的一種在大樓裡面的應用,既能夠延續傳統,又能夠跟人更貼近、跟土地環境更貼近,又是一個健康的材料」。


     第二種材料是「牡蠣殼」(閩南語叫「蚵殼」)。我們常常吃完牡蠣之後,就把殼丟掉,那堆積如山的牡蠣殼久了就會發生惡臭,影響環境衛生和觀光。然而邵文政教授卻說:「牡蠣殼如果叫廢棄物,煉鋼廠高爐的爐石粉也是一個廢棄物。」因為將牡蠣殼加入爐石粉和鹼液後,再聚合、高壓塑形、脫模,它就符合高壓紅黏土磚或透水磚的做法。

     邵文政教授的實驗團隊還發現,這種磚被破壞後,能再用原來的製作方式重新再製造出來,而且磚的硬度比原來的更硬!這一點非常關鍵,站在循環經濟、回收再利用的角度,這叫作「不降等製造」,代表用牡蠣殼做出來的磚,並不會因為一直回收,最後有一天變成垃圾。

     運用循環經濟的概念,透過實驗、設計創意建材,把「垃圾變黃金」,以促進台灣綠建材標章轉化成「創新綠色健康科技」,提升台灣都市建築的永續發展,這是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中心的宗旨與目標。



教育下一代「永續建築設計」:國立聯合大學D&A Lab 吳細顏教授



     D&A Lab吳細顏教授多年來帶領學生從事「建築設計」,研究方向是以永續的「未來設計」為主,用建築的角度去思考怎麼樣跟環境互相做結合跟搭配。這些建築研究、設計作品都透過生物合成、AI人工智慧等特殊技巧,得過許多國際大獎。舉例來說,2015年OISTAT國際劇場建築設計競賽的得獎作品City turntable,設計了一個蓋在河道上的劇場,讓河流直接帶動劇場水車,自動把場景轉到觀眾的面前。


     還有像是針對台灣比較常遇到的土石流的狀況,ISARCH國際競圖競賽評審團特別獎「SKIN AREA・膚癒場—多層皮殼的縫合再生」的設計是把土石流癱掉的地方當成是一種傷口,是一種復癒的模式。它的設計本身就像是一個蓋子,土坍下來時,建築的蓋子會自動蓋起來,所以裡頭的住戶還是可以不受影響地往左右進出,是一種跟在地共榮共存的設計。


     針對儲存閃電電力的設計發想,吳細顏老師與學生嘗試改造一些城市或鄉間裡本來就有的電塔,在上面加設一些集電的處理跟設計,讓閃電可以打在塔上,同時進行電能轉換。至於轉換過的電能,還可以直接儲存在電塔下半部的純粹鋰電池儲能廠。


     最後一個例子「巨大水塔」,想法來自台灣水資源問題。近年台灣面臨極端氣候,有時乾旱,有時暴雨,暴雨下地太急,卻又來不及保留。因此,吳細顏老師和學生把這個水塔設計成一個大型植物,種在土裡一般,用其根部吸水、儲水。


     吳細顏老師說:「這些尺度都是非常巨大的狂想,是未來建築的一些可能性。」如前所見,台灣的發展技術不會比他國差,最大的差異在於,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需要慢慢地引導出來。如此,他們才有能力突破現今媒體資訊的想像框架,開始理解該如何去談論它們,最後才會懂得永續議題的重要性,並落實在一個能夠被實現的設計上。




建立「能源節能」的平台:菁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黃一展執行長


     菁鏈科技執行長黃一展認為,如何在生活中「節能減碳」,可以分成兩個方向去努力。第一個方向是,把你現在的能源使用變得更有效率;第二個方向則是,如何把更多的再生能源引入到我們的的日常生活,甚至引進生產製造的過程當中。因此,菁鏈科技想做的,是建立一個「本住」的系統整合平台,將這個「能源節能」的平台應用於建築。

     
     黃一展執行長說:「我們在創造的是一個 Win Win Win。」對消費者來說,這個建築能節能減碳,且不會降低它的生活品質;對建築商來說,他也能賺到更多的利潤,而且不會提高售價;對設備供應商來說,他們也能夠得到「本住」這個整合平台背後的理念,進而去提升服務。這就是菁鏈在台灣一直想要推廣的節能減碳的整合平台。

     對台灣人來說,或許會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同意節能減碳的重要性,但當我們進一步去追問,「你願意花多少代價去幫助地球?」大概不會得到任何正向回覆。認為節能減碳重要,卻不想花時間、金錢或其他形式的代價,這樣的想法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,透過教育去慢慢累積修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