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rf:協會

24

March 2023

WalkingBlock徒步街廓

24 March 2023 / WalkingBlock徒步街廓 /

【藍圖二】傳承綠色循環經濟,創造永續城市願景

文/楊雅晴  圖/Shutterstock

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           

我們享受生活一切物質所帶來的便利,追求各種新鮮、方便、時尚的商品,然而快速的汰舊換新,卻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產生,進而可能帶來城市汙染、環境破壞。因此讓我們站在地球的角度思考,如何在發展與環境中平衡,讓我們所居的城市能夠成為永續的城市吧!

     


    

   

「我寫這本書不只是因為看到氣候變遷的問題,還因為看到解決問題的機會。」——比爾・蓋茲《如何避免氣候災難: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,全面啟動淨零碳新經濟》 (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: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the Breakthroughs We Need

     

全球城市化正以一天一個曼哈頓的速度發生中。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生活品質需求,產業開發、產品製造都需要大量的能源開採,而過往的「線性經濟」從開採、製造、消費到拋棄是一直線,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不僅危害健康,更導致資源浪費、能源耗竭等情況,在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我們更應該尋求讓資源達到最大效益運用的方法,並且讓資源不斷「循環」。

     

高品質的永續城市生活,除了要靠創新科技的研發來因應各種環境氣候的挑戰,近年的疫情更帶來我們人類的覺醒:永續城市生活需要建造在一個與大地萬物循環不息的平衡中。

     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     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

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

           

各國高度連結、深度依賴的全球化世界,每座城市需要具備高「韌性」的快速恢復力來面對災難或危害,在單線經濟系統下,一旦斷鏈將會對經濟貿易帶來無比大的衝擊。

         

「線性經濟」不可再利用的製造模式,是過去人類為追求經濟成長的「搖籃到墳墓」 (Cradle to Grave) 思維,而「循環經濟」的3R(Reduce、Reuse、Recycle),則強調應減少過度浪費,並讓資源可回收再利用,是從產品設計、原料選擇,到生產、銷售,都能夠回歸自然的「搖籃到搖籃」 (Cradle to Cradle) 思維。

         

因此我們應該藉由「產業共生」的概念,讓上一手的廢棄物,成為下一手的資源,以系統性串起產業共生的網絡。透過「循環合作」串聯供應鏈,促成封閉的資源循環,降低產品對環境的衝擊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 

再生能源打造綠色家園

         

要打造循環經濟,使用再生能源是不可或缺的,像是太陽能、離岸風電、再生水⋯⋯,其特性就是取自於自然環境,並且生產過程中不會造成汙染。高度全球化的分工體系下,生產線斷鏈可能會導致缺料、缺工,當遇到災難時,更有可能因缺水、缺電而讓城市無法運轉,因此具備再生能源,也是提升災難應變能力不可或缺的。

         

.使用再生水的困難:觀感與水價

         

2020年台灣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缺水、電力供應不足及疫情肆虐,導致台灣生產量降低,影響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,各國驚覺無法欠缺的半導體晶片,超過60%的生產量集中在台灣。更在2021 年5月,因嚴重缺水減少水力發電,使得全台大停電。極端氣候、黑天鵝等不可控因素,再再提醒我們應該重視再生能源的發展,來提高城市的韌性。

         

台灣其實已經具備再生水技術,然而我們還要面對「民眾觀感」與「水價」的問題。目前台灣水資源依賴雨水和既有水庫,而興建水庫卻會破壞環境,若能將興建水庫的費用轉移至開發再生水,不僅能保護環境,還能有效處理水資源的循環。回歸根本,也需要持續的宣導,較高成本的水自然要付較高的水費,讓大眾理解再生水的價值。事實上,大眾願意付相對高價買瓶裝水,已經證明了這個需求。

         

.沼氣發電創造能源與資源雙循環

     

你知道豬的排泄物也能發電嗎?創新科技的發展能打造智慧的永續城市,因此必然少不了「電力」的使用。宇陽能源將畜牧場由豬產生的穢物,使用厭氧技術處理,將產生的沼氣純化後成為電力,不僅能進入台電的電網中販售,也能供畜牧場使用,成為封閉的能源循環。同時,豬的穢物在厭氧發酵過程中所剩下的殘渣,也能成為有機肥料,形成另一個資源循環。

     

宇陽能源推動無污染農業的「沼氣能源循環」和「物資循環」商業模式,更透過有機廢棄物再利用的流程,讓資源與能源雙向循環。

     

.台灣離岸風電的挑戰與機會

     

離岸風電對於台灣是一個關鍵能源,先天的地理位置更讓台灣成為風場的最佳選址,因此離岸風電的未來不容小覷。國際海洋集團與我們分享,台灣冬季有PM2.5的霧霾問題,透過離岸風電能夠減緩其帶來的危害。同時,離岸風電從開發、興建、維護、除役都以低耗損、可循環的方式進行,對環境的危害極小。

     

一直致力於風電產業的國際海洋集團,為了將風電技術在地化,更與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、台灣電力公司、台英風電等多方企業,合資成立「臺灣風能訓練股份有限公司」(又稱TIWTC,Taiwan International Windpower Training Corporation Ltd.),期望培養台灣人才成為離岸風電的關鍵角色,為台灣開啟離岸風電市場的大門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改變高碳排的城市建築設計

         

與城市息息相關的循環還有「建築物循環」,而建築是城市中碳排放量最高的。全球氣候變遷的問題日益嚴重,因此我們需要一個「可調節氣候」的永續建築,能兼具綠色、健康設計、循環永續。另外,城市應提供安全的保障,以抵禦氣候變遷及人為破壞的威脅,也就是打造的「永續建築」。

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

要建造符合循環概念的建築,就需要從建材原料的挑選開始。如具備調節濕度的紅泥塗料、矽藻土、廢棄蚵殼製成的貝殼磚,都是利用天然資源再生而成,不僅健康、環保,又能調節濕度。

          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         

另外,在建築物中的各種物品生命週期長短不一,將生命週期長的物品(如:門窗、系統收納櫃),透過模組組裝,搬遷時便於帶走或回收使用;生命週期短的物品(如:家具、電器等),則以租賃代替買斷。

         

要打造可循環的建築,規劃設計、建材選擇缺一不可。用教育影響更多人,激發下一代對永續建築設計的創意,突破同溫層,齊心為永續的地球創造影響力。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
需要眾人共同勾勒的城市願景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

淨零碳排與永續循環的目標並非政府獨有的責任,當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,需要從環境、社會績效到公司治理,由內而外的參與及實踐,才能真正落實ESG理念,進而內化成為公司成長與創新的經營策略,贏得投資人、利害關係人、消費者、員工們的信任與追隨。

         

氣候變遷與全球化所帶來的風險、資源過度使用帶來的環境汙染,不全然都是問題,而是需要從中尋求共生的方法,無論政府、企業、學者或是市民,都必須共同努力與投入,以永續為目標打造符合所有居民的未來城市願景。……【更多精采文章歡迎閱讀WalkingBlock徒步街廓2022年度創刊號  

          

          

【影音焦點導覽】

           

(觀看影片|循環經濟(上)|高韌性的永續城市        

(觀看影片|循環經濟(下)|永續的循環傳承

(觀看影片|新產業新商機|問題背後的機會

(觀看影片|環境友善的建築(上)|因應氣候變遷的未來建築

(觀看影片|環境友善的建築(下)|台灣綠建材與永續設計